大家好,今天小编特别关注了一个与保险密切相关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讨厌保险代理人员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小编精心整理了3个有关为什么讨厌保险代理人员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不知为什么,我非常讨厌卖保险的人?
谢谢邀请。樱桃番茄觉得很早之前的保险售卖方式确实是非常的讨厌的,那时候的保险纯粹是为了业绩,根本没有考虑到投保人的利益去考虑~ 这边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宝宝们可以参考一下~
一直以来,聊到保险的话题,
我们常常会提到一句话——
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
当你身穿西装革履,
手中提着公文包,
很多人都会不由的调侃道——
真像卖保险的。
在我们国家,
普通人对保险销售的反感态度,
可见一斑。
我们不禁要问:
是什么原因,让保险的名声在我们国家如此的不堪?
是什么原因,让卖保险成为了“不太光彩”的职业?
发展之路
国内的代理人制度始于1992年,
友邦作为第一家外资险企,
在当年重新进入中国大陆,
同时将代理人制度引进而来。
人们发现,
原来保险销售可以通过主动的推销介绍去完成,
作为代理人的我们,
可以上门拜访,可以走亲访友,
凭借高超的沟通技巧,
花样百出的面谈方式,
人们发现,
保险销售,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也因此,
保险代理人队伍,从无到有,
迅速的扩张起来。
然而,
伴随销售人员的剧增,
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
监管层面的松懈和滞后,
保险公司制度上的欠缺,
盲目追逐保费至上原则,
以及代理人队伍的良莠不济...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24年底,
大陆的代理人数量,
已经突破800万,
堪称历史之最。
然而时至今日,
普通民众们对于保险公司和销售人员的印象,
又发生了多大的改观呢?
原因分析
(1)频出的销售误导
保险产品,相较于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
专业度和复杂度要高很多。
就保险条款来说,
专业术语和解释一大堆,
打印出来的合同,
往往有厚厚的十几页甚至几十页。
在互联网还不普及的前些年,
没接触过保险的普通人,
只能依靠代理人的讲解,
才能明白自己所投保的产品,
是干什么的,保什么的。
所推荐的保险产品,
合不合适,能不能保,
全凭代理人的一张嘴。
由此,引发了很多的销售误导案件:
比如银保渠道,
很多业务员会把保险包装成收益率远超银行储蓄的理财产品,
多少辛辛苦苦积攒了一辈子养老钱的老年人,
被骗去买了这种理财保险,
急需用钱时却发现取不出来,
退保又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又比如利用国人的传统心理,
故意歪曲保险产品的责任和形态。
我听过最奇葩的案例是,
代理人竟然将一年期的百万医疗险,
包装成返本型去推销。
更有甚者,
代理人不管投被保人的健康情况,
不管保险公司是否可以理赔,
只为了出单拿到佣金,
教唆消费者带病投保。
但当被保人出险,
却保险公司明确拒绝时,
又该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2)过度推销行为
最开始的保险销售,
主要是实地拜访的形式。
代理人不厌其烦地,
往返于居民社区,
穿梭在写字楼里,
西装笔挺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成为了“卖保险”的标准着装。
上门推销的普及和流行,
虽然让保险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却在一定程度上,
对个人和企业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
时至今日,
我们可以经常在写字楼的入口处,
看到诸如“保险销售禁止入内”的标志。
或者刚刚介绍完自己代理人的身份,
便被工作人员粗暴的轰了出去。
实地拜访之外,
伴随移动电话的日益普及,
电话销售,逐渐成为了触及客户更直接的方式。
关于电销,
在保险公司内部,通话时间有着严格要求。
一名电话坐席,每天的实际通话时间要长达数个小时。
而一份客户名单,
往往要在一段时间内,
被反复拨打多次才算利用完毕。
也因此,
我们常常会接到保险公司的推销电话。
或者以赠送意外险的名义获取你的个人信息,
或者直接给你介绍一个收益如何高的理财险。
电销之后,
是借助互联网的春风,
展现出极大的潜力与空间,
依托社交工具发挥更大作用的保险网销。
此时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
通过发送文字、语音、视频,
或朋友圈、软文及音视频宣传,
对客户进行多方位的保险推介。
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时代,
只要有触及客户的途径和可能性,
保险销售就有存在的方式和意义。
但是,
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和尺度,
又该如何去维持和把握呢?
(3)生存压力与利益冲突
在我国,800多万的代理人,
和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保险代理合同,
而非是劳动合同。
因此,所享受的待遇和保障,
存在天壤之别。
绝大多数代理人,
无法享受保险公司的五险一金,
底薪很低甚至没有,
保单成交的佣金,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很多入职的新人,
几个月下来往往没有一单。
生活的经济压力,
团队的考核指标,
茫然的事业前途,
客户的冷眼相对,
让销售成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职业。
也因此,
代理人的流失率,
在所有职业中位列前茅。
相关数据显示,
每半年有近一半的新入职代理人会离职。
所以,
在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压力前,
究竟有多少代理人,
可以保持良心,
可以坚守底线,
是站在客户的角度,
去思考和匹配保险产品呢?
又有多少的代理人,
在这个现实的金钱社会里,
面对高涨的生活成本,
面对买不起的住房,
可以用得来不易的保险佣金,
真正有尊严有体面的活着呢?
(4)制度和管理的缺失
在代理人快速扩张的那个时期,
监管部门的对应举措是相对滞后的。
导致在制度层面,
保险公司所需承担的压力和风险,
远不如保费规模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诱惑大。
也因此,
在保险公司内部,
往往明面上宣传着要合规,
对某些销售行为却睁一只闭一只眼。
但近年来,
无论是监管和制度层面,
还是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理念,
对保险销售的规定愈加严格起来。
尤其在去年,
监管部门开始实行《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
在销售环节,对保险公司和代理人,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后话
作为这个时代的保险人,
我们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冷嘲热讽,
行业的名声也许不会立刻有所改观,
但我看到,
越来越多的代理人,
开始努力尝试着,变得更加专业和负责。
同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在,
开始主动了解保险,认识保险,
消除了原有的误会和排斥。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份销售工作是容易的,
保险,尤其是。
喜欢的宝宝们记得关注点赞一下哈~
很多行业都有代理机制,为何只有保险代理人最不受待见?
本人曾经兼职过保险代理人工作,简单分享一下看法。首先保险代理人这个工作入职门槛基本没有,所谓阿猫阿狗的都行,上到大学叫兽,下到菜市场买菜大妈都能干。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保险这个产品是典型的虚拟产品,人们购买的只是一个诚若。这就需要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必须高知识层次,必须有非常专业金融保险法律甚至医学营养学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而保险公司现在的模式是人海战术撒大网捞大鱼。保险公司的无限增员模式更是传销式的销售,把一个非常好的事业和产品干成了合法传销,培训代理人只教话术对产品内容基本不讲。好多代理人干了很多年都没明白自己卖的产品的内容。而分级喝驴血模式更是让业务员不开单就增员二选一。业务员本来就素质良莠不齐,很多都是忽悠亲戚朋友购买,甚至自己购买自保件。一大部分保险产品卖出后成就了代理人的业绩,但是真有理赔时消费者发现买的保险根部不是自己需要保障,买了一个业障。很多时候都张冠李戴了,本来想买医疗保险却被代理人忽悠买个意外医疗保险,这也就后来大家说的保险公司就两样不赔,这不陪那不陪。最后落得多数人对保险的厌恶和痛恨,尤其很多都是被亲戚朋友忽悠买的更加痛恨保险公司和产品。现在普通人眼里保险代理人就是传销大骗子,说实话保险这个产品真是一个好东西,是对普通人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产品,每个人都会遇见不同风险,保险是目前应对和转移个人风险最好的办法,这么好的事物却被保险公司和它的劣质代理人搞得乌烟瘴气也真是需要国家和企业反思了。目前国外保险行业一般都是产销分离,是非常专业的保险经纪模式,经纪人是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为普通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规划保险,经纪人的利益点是投保客户而不是保险公司,这个模式应该是为了保险行业发展的趋势。
对于认可保险的人来说,只要你真诚对他,不欺骗,站在客户角度做保险规划,也不会受到偏见对待,这个就需要提高自己素养,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代理人被客户喜欢啊!
对于不认可保险的人来说,各种保险从业人员可能都不受待见
曾经在某保险公司工作过,客观说说我的感受。
1.入职.在亲戚朋友闺蜜的邀约下参加创说会,创说会上一般都会邀请一位资深总监或者经理演讲,他如何来到这个平台,如何听话照做取得年薪百万,开宝马换新屋,最后,你也可以!是不是很心动!
2.公司培训.只讲销售技巧和话术,很少会涉及保险的真正功用,导致大部分代理人(当然也有刻苦钻研的专业代理人)在保险配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客户服务上不专业。
3.早会(xi nao)每天宣导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公司又强大了,我们产品多好多好,谁又出单拿奖品了,听话照做,拜访(song xiao li pin)定江山~
4.公司氛围过于浮躁,一切以出单为的。公司没有真正为代理人思考过,洗脑式培训让代理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疲于拉人头、变现仅有的人脉。得益的只有保险公司和极少数塔尖总监经理。
5.锅不是代理人的锅,应该是代理人制度的锅,保险公司的野蛮发展促使代理人成为背锅侠。在保险刚刚进入中国时,代理人制度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中国老百姓有了保险的概念,但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到今日,这种制度已经失去了他的优越性。
我是阿昌,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第一保险这个行业很特殊,它的商品属性很特别,就一纸合同,是看不见摸不到的约定!保险在国内发展时间很短,就保险代理人机制都是学习国外的保险公司。势必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坎坷,有人海战术到逐步专业!
第二保险从业人员的门槛低,模糊不清,但凡是个人都能进,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业务人员职业素养普遍不高!但是保险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金融系统,事的高度和人的高度差距大,所以客户也接受不到专业的服务!
第三保险公司的佣金提成比较高,这也是为啥好多人都想在这尝试一下挑战一下的原因,月入几万很正常,也正是因为这样好多业务人员没有能把握自己的职业道德,出现欺骗误导夸大等问题,以致客户收到损失,代理人口碑肯定越来越差,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第四国内的保险市场需求很大,代理人的需求量也很大,人多力量大,奇怪的是代理人的流动性非常大,客户得不到长期稳定的服务,心里自然不舒服!
总之,服务不到位的客户会责怪保险公司,赚不到钱慌乱离职的代理人也会责怪保险公司!蝴蝶效应致使了国内这样的保险环境!
其实,不只有保险代理人被诟病,很多传销或说直销形式的业务员,法律上也是代理制(即使不合法的,也是实际上的代理制)。这其中五花八门,从日化产品,到各种金融理财产品(如P2P,空气币等)。这些行业的从事人员,无论合法与否,都不同程度地一直或曾经遭到了劣评。
如果富哥说这是传销的问题,可能会被人吐槽说,为什么在西方就没有问题。
我富哥的个人理解是:西方特别是发达的欧美国家,普遍不是人情社会,友情或亲情只是推销接触的敲门砖,大家普遍会对推销的商品保留一定的警惕,不会盲目相信,商品和职业的选择较为理性,因此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反观中国,本身是一个人情社会,一般人情的亲属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任度大小,容易出现盲目轻信,甚至不做任何调查,就毫无防备地接受一些推销和说辞,非常不理性,极易出现期望值不符合实际,但最终维权时碍于情面又没有深究的情况。
进一步推动这也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情况,不忍心害人或没被洗脑的人退出市场,不择手段和脑子洗的干净的人留在行业中赚到钱。这进一步恶化了这些行业的市场环境和从业员素质,导致企业的劣币驱逐良币,认真干事业的企业退出市场,黑心企业较易生存。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富哥你别帮保险代理人辩护了,他们是特别令人反感的。
说到这点,根据富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见闻,群众对保险代理人的怨言的确比其他传销业者更持久和强烈。富哥以为原因如下:
1、保险代理人一旦作恶,对消费者的影响时效性更长。其他的产品功效或者影响会很快体现,但保险违规操作导致不能赔付,却可能要等十年甚至更长才会东窗事发。会让民众有在很长时间内,不断收到相关信息的感觉。
2、保险代理人若坑消费者,坑害的总金额可能很大,特别是算上多年累计缴纳的保费以后。
3、部分保险代理人违规操作,却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保险的旗号。希望越大必然失望越大,消费者抱着保障自己的目的而来,一旦事与愿违往往令感觉与期望落差更大。
4、容易跟体制扯上关系。保险和其他日用品、激进的理财产品不一样,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不会用激烈的手段去查处,否则容易动摇金融市场和国本。消费者一旦维权受挫,就容易对整个体制产生怀疑,觉得都是黑幕。
综上所述,富哥认为保险代理人之所以招人嫌,主要是因为沾染了传销的习气。希望未来行业里面的产销分离政策以及保险经纪等中介渠道的发展壮大,能改变、扭转消费者对保险行业及从业员的负面认知。
找工作的人,为什么不愿去保险公司?
刚毕业的时候,只要更新简历就会有保险公司打电话,确实去面试过,看过他们开早会,也看过宣传ppt,最后的结果是在简历里加了一条保险公司勿扰。再有保险公司的电话,也是直接拒绝面试。
从我当时的角度来说下为什么不愿去保险公司吧。
一、为了约人面试,使用欺诈性语言
我找工作的方向很单一,都是人力类的。保险公司的招聘电话都是说招的就是人事行政,或者面谈,然后面试时候用各种理由让你去卖保险。
属于闲不住的类型,等面试时候也会跟其他候选人交流,基本没有人是奔着卖保险来的,结果遇到的情况也都跟我一样。
二、很多面试人不专业或素质不高
大部分面试人应该就是业务员出身,基本不理解岗位设置和职业发展规划,只能说出跑业务那一套。一般问及这块问题,都会被含糊其辞,或者直接说我们的行政跟你以前不一样,也是要外出跑业务的。
一旦你表现出完全不接受职位,大部分人都会翻脸。有的是直接黑脸,有的就会摆出鄙夷的表情,还有的会出言嘲讽,真的觉得又好笑又无奈。
三、薪资待遇模糊不清
可能因为我属于不配合面试,直接说不愿意做销售那种,每次问到薪资,都得不到明确答案。有的说做得好一个月好几万,有的说做几个月就能月入上万了,让人觉得不靠谱。
一般来说,薪资给的高都会直接说,因为知道他们的薪资水平很吸引人,可以帮助吸引求职者。越是收入低,收入不稳定的,才越会模糊概念,拿个别收入高的画饼。
当然,保险公司也有很多优秀专业的人。如果进入大型保险公司的正式编制,待遇也很不错的。相信更多人经历的是跟我一样的遭遇,才会不愿意去保险公司工作。
也希望保险公司的人员可以从自身做起,宣传正能量,改变不好的印象。
去保险公司上班,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为什么原因有三:
原因一,去保险公司上班,没有社会地位。人们对做保险的人有偏见,看不起,一提到卖保险的立马就把你从金牌元配,降到铜牌小三,低人一等,而且做保险的人都是没心没肺,能拉得下脸,说文雅点就是没有自尊,拒绝一次来二次,拒绝二次来三次,让人烦不甚烦,另人讨厌。
原因二,工作不稳定,朝不包夕。保险公司里业务员的拥金是靠业绩决定的,签单决定你的收入和生存,签单多拥金多,签单少拥金少,而且还月月归零,无论你做内勤,外勤还是高管,经理压力都特别大。
原因三,保险公司的人员流动性特别大,它象海浪一样,前浪推后浪,最终绝大多数都被拍死在沙滩上,这也是保险公司为什么源源不断增员的根本原因。
至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为什么讨厌保险代理人员问题的详细介绍了。希望这3点关于为什么讨厌保险代理人员的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标签: 为什么讨厌保险代理人员 保险 代理人 保险公司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