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特别关注了一个与保险密切相关的话题,就是关于为什么前保险杠越软越好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小编精心整理了3个有关为什么前保险杠越软越好的详细解答。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保险杠被撞换了,总感觉不是正品,很软,高手给指点下怎么办呀?
保险杠被挤压变形的时候,上面会向上翻,下面会向下翻。向上翻的部分会挤压这个部位。拆下来看,会发现大灯底部有更多的裂纹,同时你也会在保险杠相应部位看到压痕。
保险公司说没见过这情况,是因为以往的人都没有注意到灯的问题。光看保险杠了。当然也跟车型有关,有些车型这个缝隙较大,有的保险杠在灯下方有固定螺丝,有的是保险杠材质软,就不会产生这个情况。
后保险杠按着很软很软,前面不会啊,正常吗?
我来告诉你,这是正常的,因为现在汽车的保险杠都是塑料做的!保险杠竟然是塑料做的,那它还“保险”吗?
大家在 *** 上一定看到过这张图片
还有这张
汽车保险杠安全理念的发展每每看到这些,你一定义愤填膺,大骂汽车厂家的无良,竟然如此偷工减料来糊弄消费者,还说某国的车都是这样的,某国的车就是垃圾不安全,那么你再看看这张图片:
奔驰,这可是奔驰啊!被一只野鸡轻轻一撞,也支离破碎了。难道奔驰也开始皮薄馅大的改装历程了?
这几起“事故”,都是汽车的保险杠损坏。大家一定感到很奇怪:汽车保险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弱不禁风了?它不是用来给汽车“保险”的吗?这么脆弱,还怎么保护汽车啊!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中,保险杠就是保险用的,应该坚硬无比,无坚不摧,要不然怎么“保险”啊?曾经的保险杠,确实是这样的。较早时期的汽车前后保险杠都以金属材料为主,它们一般采用钢板冲压而成,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现在的大货车保险杠还是这样的)。那么这种保险杠就是安全的吗?
汽车安全的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早期的汽车安全理念是将汽车制造的坚硬无比,依靠强大的外壳来保护汽车本体及乘员的安全。但是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不佳。
一方面在发生严重碰撞时没有缓冲,碰撞能量会全部传递到乘员舱内,车内乘员会受到强大的碰撞冲击力;
另一方面,在发生汽车与行人碰撞时,大多数都是发生在保险杠位置,由于保险杠过于坚硬,对行人的伤害非常大,汽车真正的成为了“马路杀手”。
因此人们不断的寻求更先进的安全方案,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总结后,提出了“碰撞缓冲吸能”的安全理念。即汽车的前后部分为碰撞吸能区,采用强度比较低的材料制造,在发生碰撞时可以变形,吸收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而乘员舱使用高强度的材料制造,在发生碰撞时不容易变形,更大程度的保障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而且由于吸能区吸收了大部分的碰撞能量,传递到乘员舱的碰撞能量很小,再辅以使用安全带、安全气囊等装置,就可以很好的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有人说现在的汽车钢板不如以前那么厚,没有以前结实了,安全性能不如以前,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以前的安全理念是保护车,现在的安全理念是保护人,那个理念更先进,每个人都会判断。曾经有人让一台安全性能一般的汽车与五十年前安全性能很好(当时)的汽车碰撞,结果是现在的汽车完胜。
汽车前后部做为吸能区,自然就不能做的那么坚硬了。保险杠做为其中的一部分,也要降低强度,由此,塑料保险杠就诞生了。最早使用塑料保险杠的是菲亚特,随后各大厂家纷纷效仿。
有不少人认为保险杠对于抵御撞击时将起到重要作用,它直接关系车辆安全。事实上现在汽车的车身钢性主要是由车身框架结构决定的,保险杠只是一个车身外观覆盖件,已经不起“保险”的作用了。
还有很多人把保险杠和防撞钢梁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构件,防撞钢梁是车身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特别是前防撞钢梁,对车身结构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保险杠只是一个车身外观覆盖件,对车身结构安全不起任何作用,充其量能够在极轻微的碰撞中缓冲一下。
既然保险杠不对汽车的安全起作用了,那么现在的汽车保险杠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为什么都使用塑料来制造保险杠呢?
构成流线型车身,减小风阻系数。
这应该是保险杠最主要的作用了。现在的汽车追求高速度低油耗,那就要降低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即汽车的风阻系数要低。如果汽车车身有良好的流线造型,会大大降低汽车的风阻系数。塑料保险杠可以很容易的制造出各种造型与车身相配合,构成流线型的车身造型,有效的降低风阻系数。另外,保险杠造型也会提高汽车的颜值,让我们的汽车更加精致、美观。
能够加强对对行人的保护。
保险杠虽然不再为汽车保险,但是对行人可是不可或缺的。现在的保险杠用塑料制造,强度较低,安装时内部有泡沫缓冲材料,表面光洁圆润无棱角,在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会更大程度的保护行人。如果没有保险杠,行人直接与高强度的车身相撞,后果就非常严重了。像上图中一只鸡、一辆自行车就能够撞坏保险杠,其实这样更安全。想想看,如果保险杠没坏,反而是鸡死了,自行车撞坏了,哪个损失更大呢?如果换做是人呢?你愿意损失一个保险杠还是愿意把人撞伤?
在极轻微的碰撞中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并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如果发生轻微碰撞的话,塑料保险杠拥有很好的弹性,并具备一定的抗冲击性能,轻微变形能自动回弹修复,不像以前的金属保险杠稍有刮碰就要做钣金喷漆。从这一点上来说,塑料保险杠能够给广大车主省下不少维修成本,减轻了负担。
有趣的是,在欧洲一些停车位紧缺的国家,车辆停靠得比较密集,较大的车面对还差那么点位置的停车位,便会利用保险杠的弹性作用,低速轻轻地把前车往前顶一点点,获得需要的停车位。
另外,塑料保险杠容易成型制造,成本低,后期加工、修补、更换都很容易,还有就是塑料保险杠防腐蚀效果更好,不会锈蚀。塑料保险杠重量更轻,有利于车身轻量化。
汽车的保险杠其实已经不再“保险”了,它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的作用是构成流线型的车身,是汽车空气动力学套件的一部分。它不需要那么的坚硬、强大,用塑料来制造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绝不是厂家的偷工减料,而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另外,用塑料制造保险杠能够更好的保护行人,也符合现在的汽车安全理念。现在的趋势是:汽车的外观覆盖件越来越多的采用塑料材质,比如翼子板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钢铁会彻底的从汽车上消失,到那时,保险杠可能就彻底不叫“保险杠”了。
汽车前方是用硬材料好,还是软材料好?为什么?
汽车前后防撞结构的材质刚度越强越好,问题描述中是否会因为车前过硬导致对人的伤害过高,这里的人是指【第三方】还是【己方】呢?
不过不管是针对哪一方影响都不大,车前部防撞梁即使是单层冲压1mm厚度的弓形薄钢板其强度也是远远高于人体骨骼密度的,除非是塑料泡沫否则所有的防撞梁都是不“人性化”的。
所以几乎所有的量产车在防撞梁和外饰塑料杠皮之间都会有一层泡沫作为缓冲,这块泡沫是真正的用作碰撞中保护行人的“吸能”配置,除这块泡沫以外再无其他。
这种的结构看似不够人性化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汽车首先要保护的是驾车人,是否违章会导致事故在于人而不是车,人性化应该由人来体现也不是车,不是人的人开卡丁车都是危险因素、道德模范开汽车列车比骑电动车还安全。
回到车辆本身,前后防撞梁为什么要越硬越好的呢?
原因是防撞梁的功能不仅是为了【防撞】而是为了【传导】,以普通的笼式车身为例,碰撞中的力首先由前防撞横梁受力、由吸能盒缓冲一部分力、之后传导到两侧纵梁、最终由车身结构抵消,如果防撞梁本身刚度太差,轻微碰撞就能导致防撞梁变形那么传导作用就一点没有了。
后果是撞击力撞破防撞梁撞击到发动机,发动机有下沉设计的话会钻入车底报废车辆但还能保证安全,如果没有下沉功能或者离地间隙被撞击力压缩太短导致没有足够的下沉空间,发动机会像撕纸一样撕开防火墙顶入乘员舱。
如果问题中是否会加重对人的伤害指的是【己方】的话,答案应该很容易判断了,那么刚度过高保证车身不变形会不会同样造成己方的伤害呢?
如果不系安全带的话什么防护措施都是浮云,安全带+安全气囊可以保证90%的事故存活、单独安全气囊还不足20%、单独安全带超过70%;现在的车子基本都有气囊,所以系好安全带的话不会有问题。
所以汽车防撞横梁一定是越硬越好,至少对于用车人是这样的。对于行人的安全很矛盾,只能说作为行人的时候看好信号灯别找怼、开车的时候要对汽车的破坏力有明确的认知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还是那句话:车是死物件、人性化需要靠人去体现。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至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为什么前保险杠越软越好问题的详细介绍了。希望这3点关于为什么前保险杠越软越好的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方案。
标签: 为什么前保险杠越软越好 保险杠 汽车 防撞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